慧博科技运营VP周宇:全域运营与用户身份变革——企业增长破局之道
类型:活动资讯
2025-09-05
会员经济、全域整合、用户破局
首先,我感到非常荣幸,也非常感谢极效361的邀请,让我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,带着我们慧博十几年来的运营经验和服务经验,向大家做一次汇报。
其次,跟大家说声抱歉。今天我的鼻炎比较严重,可能接下来的状态不是特别好,请大家多多包涵。照片就不用在意了,一看就是拍马屁,修得也比较夸张。
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题,其实是从“破局”的角度来谈。我们到底要破的是什么?是原本的生意模式,还是固有的商业模型,还是其他什么?在我看来,我们今天要破局,破的是“用户”。
为什么这么说?无论是B端还是C端的生意,最终你的产品要卖给的对象,就是用户。用户的身份会经历一系列变革,从流量到用户,再到会员,最后到QC。整个身份的变化,实际上就是我们破局的关键。
后面我会详细讲讲用户身份旅程的变化,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为B端企业或C端企业带来增长,做进一步的延展。
这是我的一个简要履历。今天的分享将分为四个主要板块,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整体结构。接下来,我们来看第一部分。
刚刚提到,我们要破局,或者说在用户层面进行突破。从整个发展旅程来看,无论是私域还是全域,我们经历了从萌芽期到现在的成长和成熟阶段。我们的工具和模式,包括大家在做营销和运营时,可能会发现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新的玩法,创新点也变得有限。
所以,到了2025年之后,我们到底该如何破局?运营动作又该怎么做?从运营的角度来说,我认为我们要突破的,依然是用户。在用户层面,如何在现有成熟阶段,把技术和用户重新投入到我们的生态体系中,是关键。这个生态,比如包括短视频、小程序等平台。我们需要实现技术、生态和用户的三位一体化。
在当前存量市场的竞争环境下,只有这样,品牌才能实现持续增长,业绩和用户规模也才能不断提升。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板,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是否关注过自己的运营指标,或者是否了解品牌的核心痛点是什么。作为运营人员,我也经常和很多小伙伴交流,无论是做运营的,还是CEO、COO等管理层。
大家普遍反映的痛点是:用户和流量过于分散,数据无法整合,各平台数据割裂,各自为政。营销和运营成本也因此分散。例如,同一个活动需要在淘宝、抖音和私域等多个平台进行,导致投入的费用和时间可能是原来的三到四倍,最终得不偿失。
这些确实是痛点,但只是表象。核心问题是什么?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,将其归纳为外部困局和内部困区。目前大家看到的这一页,是我们总结的外部冲突。
在运营过程中,首先面临的是规则限制。以前,我们无法从公域平台获取流量。大家常问:如何将公域流量转化到私域?这过程中有很多限制和平台规则。以小红书为例,我们在运营时,会在私信中给客户发一张照片,照片可能是一张A4纸的N分之一,上面画了一个潦草的图片,右下角放着我的微信账号,让客户添加。
我们确实会想尽各种办法突破平台限制,甚至尝试一些灰色地带,让用户加入我们的私域。这是公域平台本身给我们带来的限制。
第二个限制在于生态闭环。如今,我们的竞品已不再局限于同行业品牌。例如,我是做建材或宠物食品的,我的竞品可能不仅来自同行业,还可能来自淘宝、京东等平台。这是因为淘宝和京东等平台也有自己的私域体系,他们会将流量导入自己的私域并进行转化。因此,你的竞品可能直接来自这些平台。
接下来,我们谈谈内部冲突。关注实际运营的老板们会发现,公域和私域之间常常存在冲突。无论是在产品价格还是选品上,私域为了提升转化率和客户留存,往往需要更多差异化产品,甚至是有价格优势的产品。
首先,关于内部冲突,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:
第一点是组织内耗。无论是工业平台还是私域平台,运营团队通常都是独立设置的。例如,淘宝天猫有一个运营团队,私域平台有另一个团队。然而,团队中的许多岗位实际上存在冲突。比如,内容运营和设计岗位是否可以合并为电商运营或综合运营,以减少重复岗位,有效降低成本并规避组织内耗。
第二点是公司与平台之间的冲突。在做私域时,我们发现公域平台不愿意将流量导入私域。公域平台会质疑:导入流量后,他们的价值是什么?他们需要明确如何计算这笔账,或者私域平台在全域流量运营中是否能带来增长。这也是一个冲突点。
第四点是B端老板的深刻体会。在做酒类项目时,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。
大部分情况下,经销商不配合是一个主要问题。由于我整体销售的90%到95%都来自经销商,如何说服他们配合我进行全域运营,或者将他们的用户引导到我的平台,是一个明显的冲突点。
以上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内外部冲突。在分析了这些冲突和痛点之后,我们接下来看看行业的一些趋势。我们做了一些总结,在消费者链路上,我们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族群,认为它们有更多希望和机会进行深入深耕:
1、Z世代用户
2、云化群体
3、小镇群体
由于内容较多,我会快速过一遍,不详细展开。
这三股浪潮,我们认为是构建新消费的核心航道,包括消费主义的崛起。特别是在私域中,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很多共创的东西,如产品共创、包装设计以及价格决定,很多都来自消费者。也就是说,在消费主义崛起的时代,我们要把更多权利交给消费者。
此外,国潮的崛起也是一个重要趋势。
近年来,国潮趋势的兴起已显而易见。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过去两年,而是持续了三到五年。特别是90后、95后以及00后群体,他们对国潮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觉醒,在C端和消费品领域都带来了显著变化。
第三个趋势是越级消费和情绪消费。上周,我参加了上海的一个活动,主题正是关于情绪消费。如果你关注过当下热门的泡泡玛特品牌,就能明显感受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价值。
接下来,我们探讨如何破局。要破局,首先需要观察整个生态的变化。过去,微信、淘宝、京东各自为政,但如今它们之间已开始逐步打通,包括整个链路的整合。例如,以前无法在微信内直接通过淘宝下单,现在却可以了。此外,京东在微信中拥有完整的小程序矩阵,小红书、快手、抖音等平台也能与微信实现流畅的跳转。
这反映了整个生态的一些变化。我们整理了一些案例,发现淘宝内部已经可以直接将链接发送到微信,在微信中能够流畅地打开页面,甚至无需跳出微信即可完成交易。当然,用户也可以回到淘宝完成后续的交易。抖音的情况也类似,虽然目前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实现,但部分品牌已经可以做到。
这是我们总结的一个蓝图。正如刚才穆总所分享的,公域更注重流量,而私域更注重服务和内容。因此,我们从全域运营的角度出发,对蓝图进行了规划。我们认为,虽然公域在品牌势能和流量入口上是核心的放大器,但关键在于如何打通公域与私域,实现二者的反哺与共生。
在这个蓝图中,上半部分展示了公域的优势以及我们在公域核心要做的事情。下半部分则聚焦于私域,涉及的内容很多。无论是从流量思维到资产的重构,还是从内容生态的建设到场景数据的应用,以及组织能力的提升,这些都是私域底层的核心工作。然而,上层的表现仍然是通过服务和内容,加深与用户的关系链,从而提升用户的核心关系。
正如我前面提到的,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用户,再升级为会员,甚至达到QC(Quality Customer)级别,这是核心破局的关键。接下来这张图展示了我们私域核心的人群资产管理蓝图。
在私域运营中,我们主要聚焦于几个关键点。正如穆总所说,标签并非唯一,它分为静态标签和动态标签。此外,除了用户标签,还包括场景标签和商品标签。这意味着在运营和企业管理中,我们需要同时关注用户、场景和产品标签。最终,在用户完成购买时,这三个标签的结合将帮助我们实现更精准的投放和推送。
这一部分主要涉及运营相关内容,我们可以快速浏览一下。运营的核心在于增长,具体体现在用户增长和GMA(Gross Merchandise Amount)增长两个方面。从整体增长来看,会员的价值非常显著,无论是在生命周期还是客单价提升方面,会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稍后我会详细拆解这些价值点。
此外,除了关注结果指标,我们老板也重视过程指标。不能仅仅关注自愈池的人数或全域用户数量,以及今年能否达到GMA目标,更要关注过程中的各项指标。
接下来,我将通过三张图表为大家解析会员核心的重要性。我们选取了三个行业进行数据分析,包括宠物、食品等(具体第三个行业稍后查看)。从数据结果来看,所有指标都对比了会员与非会员的表现。
首先,我们来看宠物行业的数据。该行业全年GMV约为4亿多元,其中会员贡献2.8亿元,非会员贡献1.4亿元。在复购率方面,蓝色代表会员,橘色代表非会员。数据显示,所有渠道中会员的复购率都显著高于非会员,尤其是抖音平台。抖音会员的复购率达到40.27%,而非会员仅为13.35%。目前,许多品牌在运营时并未重视抖音会员的运营。因此,我建议正在运营抖音的品牌,可以考虑开启抖音会员功能。
同样,在食品行业的数据中,我们观察到全渠道GMV超过3亿元。会员与非会员的数据对比再次表明,会员的贡献价值非常显著。
在比单价和客单价方面,会员与非会员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。以母婴行业为例,我们可以看到会员客单价与非会员客单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。
通过这三张图表,我大致展示了会员与非会员的商业价值对比。除了以上老板们关注的几个关键点外,在运营过程中,我们还会重点关注过程指标,包括会员带来的种草效果以及对品牌宣传的贡献。
这里有一个小投票,希望大家能帮忙在小程序上投一下。接下来,我将通过两个案例来具体说明我们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服务的,以及在全域运营中如何打通会员体系,实现等级通、积分通,并在全域打通后更精准地服务客户。
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宠物品牌。在全渠道打通后,我们为其整体业绩带来了显著提升:全渠道GMV提升了32%,复购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,会员单客价值提升了9%。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。这个品牌原本是单渠道运营的,我们通过一系列策略帮助其实现了全渠道的整合与提升。
在淘宝天猫、京东抖音以及私域等平台,原本都是割裂开来的。通过我们的工具进行整合后,我们实现了整体数据的收集。这一过程的核心作用在于:能够清晰地了解用户是谁,以及他们的用户画像到底是什么样的。
同时,我们实现了全网会员体系的统一,包括积分通、权益通,以及全域的整合营销。在这个案例中,我们有一些亮点呈现。例如,他们开发了一个小程序,其中包含一个公益性质的“毛绒绒补给站”。通过这一公益行为,用户在全渠道购买产品或进行互动时,都可以产生积分。这些积分可以汇总到会员中心,用于兑换猫粮、狗粮,或者参与流浪猫狗的绝育计划。这样的动作不仅提升了用户在全网的销售和复购率,还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品牌忠诚度。
此外,他们还设置了一个“安心码”入口。这个安心码有两个主要目的:首先,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这个码,有效识别产品的最新日期以及全链路的溯源信息;其次,通过这个码,我们可以将用户引导到私域中,进一步深化用户关系。
关于积分消耗和获取的路径,我们整合了线下活动,并在页面中设置了引导入口,方便用户加入我们的企业。这是安心码全链路流程的一部分。
标签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除了场景标签和用户标签,我们还设计了商品标签,构成了完整的标签体系。我们为会员设计了从V1到V5的等级体系,并结合会员的客单价和比单价,规划了全链路的会员权益和活动。
在第二个案例中,我们重点关注了一组数据。通过全域打通,我们实现了订单通、积分通和全域营销。会员GMV整合后,涨幅超过200%。我们打通了社交渠道,实现了会员积分商品和全链路交易的整合。
快速浏览一下,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小程序,包括天猫油站、京东和抖音。同一个用户的积分在所有平台都是统一的,用户可以在会员平台进行基本对话。我们完善了等级活动标签体系,确保用户体验的连贯性。
以上内容大致如此。最后,我们来看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部分。我前面讲了很多,大家也看到了一些漂亮的数据。在完成全域权益整合后,我们的数据指标和增长指标都取得了显著提升。那么,进行全域运营或打通核心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?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板块:
与传统单月运营相比,我们本质上存在一些差异。我们致力于提升复购率,增强整体课堂效果。在降本增效方面,我们有效减少了工业运营人员的工作量。同时,我们在跨部门协作上也有所提升,并在用户资产规模化裂变方面,助力全域用户体量的增长。
最后,介绍一下我们公司——慧博科技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四惠大厦,欢迎大家有机会前来参观。我们拥有两大研发中心,分别位于北京和西安,以及四个本地化服务中心,分布在北京、广州、杭州和上海。
回顾我们的发展历程,从2013年至今,我们从极客CRM发展到ICM,再到如今的全域会员整合及整体服务,一路走来,我们始终在进步。作为阿里、抖音、京东及淘天的认证服务商,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。
以上就是我们服务的一些品牌客户。感谢大家的关注。
原创声明:本作品全部知识产权归属作者所有,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、传播或商业使用,任何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声明自作品发布之日起生效。
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极效361平台提供技术支持
文件下载
本文件属于非公开资料,仅向参会观众及会员开放
未经平台书面授权,禁止任意方式的传播,平台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