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工作中成长(2)

类型:极效有话说

2025-08-07

关键词:

工作中成长、反人性设计

  小丽又跑过来,眉头皱得老紧:“墨哥,我照你上次说的去做了啊,你让我去思考公司流程不合理的地方,我也认真想了,结果想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为啥要这么做。”

  我问她:“你觉得哪不合理?”

  她说:“就客户服务流程啊。我们现在规定必须一个人对接客户,所有需求都要通过我来传达。可我啥都不懂啊,我上面问完问下面,自己都没搞清楚状况,我这不就是个传话筒吗?为啥不让客户直接和设计、运营、技术沟通?那不快得多?”

  我说:“你看,你还是没认真想过这里面的意义。”

  她说:“那你给我讲讲呗,你这流程看起来效率贼低,到底图啥?”

  我说:“你先想一个问题:客户提的需求,有没有分类型?”

  她说:“有啊,有些是明确的,比如‘加个按钮’,有些就比较玄乎,说‘这个页面不够有设计感’。”

  我点头:“对,那就说明客户的需求,有理性的,也有感性的。理性需求好办,是就做,不是就不做。但感性需求很麻烦,‘有没有感觉’,‘酷不酷炫’,‘这颜色不够喜庆’……这些都不好判断。”

  小丽点点头:“确实,很多客户根本也说不清楚,得我们先做个方案,他们再来挑毛病。”

  我说:“这就对了。那你想啊,如果让他们直接跟设计师沟通,他们今天改个字,明天换个色,后天说‘我突然有个灵感’,我们就永远都在改图中度过了。你们就成了客户的‘即兴创作团队’。”

  小丽笑了:“听着有点惨。”

  我说:“设置唯一对接人,就是故意把沟通频率降下来,设置一个小门槛。这样每次客户想改之前,就得稍微想一想,汇总一下,再提出来。而你在中间一过滤,也能帮忙判断哪些需求该执行,哪些只是‘灵感随笔’。”

  她恍然大悟:“哦~原来这是在控制沟通的节奏,帮我们省成本呢。”

  我说:“对啊,这种流程不是效率低,而是防止效率低。我们不是不想快,是怕快了之后一地鸡毛。”
  小丽感叹:“你们这些老狐狸,套路真深。”

  我说:“这不是套路,是走过坑之后留下来的‘反人性’设计。”

  她笑了:“学到了,墨哥。”
  原创声明:本作品全部知识产权归属作者所有,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、传播或商业使用,任何侵权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声明自作品发布之日起生效。

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极效361平台提供技术支持